- 功能要求: 
- 明确SIS需要监测和控制的危险场景,如超压、泄漏等。 
- 定义系统的输入输出,包括传感器、逻辑控制器和执行机构。 
- 性能要求: 
- 规定系统的响应时间、精度和可用性,确保及时检测和响应危险情况。 
- 确定系统的故障检测和诊断能力,以便快速识别和修复故障。 
- 安全要求: 
- 符合国际或行业标准,如IEC 61508、ISA S84等。 
- 确定安全完整性等级(SIL),评估系统的风险降低能力。 
- 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: 
- 规定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(MTBF)、故障恢复时间等可靠性指标。 
- 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,减少误报警和漏报警。 
- 环境和接口要求: 
- 确定系统的工作环境条件,如温度、湿度、电磁干扰等。 
- 定义与其他系统的接口,如DCS(分布式控制系统)、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等。 
- 文档和测试要求: 
- 提供完整的文档,包括设计文件、测试报告、操作手册等。 
- 规定系统的测试方法,如工厂验收测试(FAT)、现场验收测试(SAT)等。 
安全仪表系统(SIS,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)规格书需明确系统在设计、功能、性能、安全及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,以确保其能有效降低过程工业中的风险。以下是基于国际通用标准(如IEC 61508、IEC 61511)的SIS规格书核心要求框架:
一、系统功能定义
- 安全功能识别 
- 紧急停车(ESD) 
- 超压保护(如压力泄放阀触发) 
- 泄漏检测与隔离 
- 明确需通过SIS实现的独立保护层(IPL),例如: 
- 需关联具体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(HAZOP)结果。 
- 逻辑架构要求 
- 采用冗余控制器(如三重化冗余TMR或二重化冗余DMR),符合IEC 61508 SIL 2/3级要求。 
- 定义逻辑表决机制(如1oo2、2oo3)及旁路管理规则。 
二、性能与安全要求
- 响应时间 
- 从传感器输入到执行机构动作的总响应时间需满足工艺安全需求(如≤500ms)。 
- 明确最大允许故障时间(MTTFD),例如:SIL3系统需≤10年。 
- 诊断覆盖率 
- 要求系统具备在线诊断功能,覆盖率≥99%,能检测硬件故障、软件异常及通信中断。 
- 共因故障预防 
- 关键设备(如传感器、阀门)需独立安装,避免同一事件导致多个部件失效。 
三、硬件与软件要求
- 传感器与执行机构 
- 传感器需符合冗余配置(如双压力变送器),测量误差≤0.2%FS。 
- 执行机构(如ESD阀)需通过SIL认证,部分行程测试(PST)周期≤12个月。 
- 控制器与通信网络 
- 控制器需通过TÜV等权威机构认证,支持热插拔冗余。 
- 网络需采用专用冗余通道(如Profibus PA或以太网环网),通信故障切换时间≤200ms。 
- 软件设计 
- 逻辑程序需采用结构化文本(ST)或功能块图(FBD)编写,避免复杂嵌套。 
- 需提供独立验证报告,证明软件符合IEC 61508 Part 3要求。 
四、可靠性指标
- 硬件故障率(λ) 
- 关键设备(如控制器、电源)需满足λ ≤ 10⁻⁷/h(对应SIL3要求)。 
- 系统可用性 
- 要求可用性 ≥99.99%,年度计划外停机时间≤5分钟。 
五、环境与接口规范
- 环境条件 
- 工作温度范围:-40℃至+70℃(需适配极地或高温工艺场景)。 
- 电磁兼容性(EMC)需符合IEC 61000-6-2标准。 
- 系统接口 
- 与DCS/PLC的通信需采用单向隔离(如防火墙或光电隔离器),防止非安全系统侵入。 
- 人机界面(HMI)需集成事件顺序记录(SOE),分辨率≤10ms。 
六、验证与测试要求
- 工厂验收测试(FAT) 
- 需验证所有安全逻辑路径,包括正常操作、故障模式及旁路测试。 
- 提供认证机构签发的FAT报告。 
- 现场验收测试(SAT) 
- 执行全回路测试(如传感器-逻辑-执行机构联动),确认响应时间符合规格。 
- 记录环境适应性测试结果(如振动、湿度影响)。 
七、文档交付要求
- 技术文件 
- 包括功能规格书、逻辑图、硬件清单、认证证书、测试报告等。 
- 需提供SIL验证报告(如使用LOPA方法)。 
- 操作与维护手册 
- 定义定期测试周期(如每月部分行程测试,每年全功能测试)。 
- 包含故障排查指南及备件清单。 
八、合规性声明
- 明确系统符合的标准版本(如IEC 61508:2010 Ed 2.0)及行业规范(如NFPA 85、ATEX)。 
- 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计划(如硬件升级、软件打补丁流程)。 
通过以上规格定义,可确保SIS既能满足工艺安全需求,又具备可维护性和合规性。最终文件需经多领域专家评审(工艺、仪表、安全工程师)及企业安全负责人批准。

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