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AB罗克韦尔服务商    

PLC、变频器、人机界面、传感器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如何用双伺服电机完成攻丝!
新闻中心
如何用双伺服电机完成攻丝!
发布时间:2025-09-02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使用双伺服电机完成攻丝,可以通过主从控制或同步控制的方式实现高精度、高效率的螺纹加工。双伺服系统能够分别控制攻丝轴的旋转(主运动)和进给轴的直线运动(进给运动),并通过同步协调确保两者严格匹配,从而避免传统攻丝中因机械传动误差导致的螺纹质量问题。以下是具体实现方案及关键步骤:

一、双伺服攻丝系统组成

  1. 主电机(旋转轴)

    • 驱动攻丝主轴旋转,提供切削扭矩。

    • 需配备高精度编码器(如绝对式编码器),实时反馈转速和位置。

    • 功率根据材料硬度选择(如铝合金用小功率,不锈钢用大功率)。

  2. 从电机(进给轴)

    • 驱动攻丝刀具沿轴向进给,控制螺距精度。

    • 同样需高精度编码器,与主电机同步反馈位置。

    • 负载能力需匹配切削力(如深孔攻丝需更高推力)。

  3. 控制器

    • 支持双轴同步控制(如PLC、运动控制器或CNC系统)。

    • 需具备电子齿轮比功能,实现旋转与进给的精确比例关系。

    • 实时监控电流、扭矩和位置,防止过载或失步。

  4. 机械传动

    • 旋转轴:通过联轴器直接连接主轴,减少传动间隙。

    • 进给轴:采用滚珠丝杠或直线电机,确保低摩擦、高刚性。

    • 同步带或齿轮传动(可选):用于长距离传动,但需定期校准间隙。

二、双伺服攻丝控制原理

  1. 电子齿轮比同步

    • 设定旋转轴与进给轴的转速比为 1:螺距(如M10×1.5螺纹,比例为1:1.5)。

    • 控制器根据主电机转速实时调整进给速度,确保每转进给量恒定。

    • 示例:主电机转速1000rpm时,进给轴速度为1500mm/min(1.5mm/转×1000转)。

  2. 动态补偿

    • 扭矩补偿:根据切削力变化动态调整进给速度,避免堵转或断丝锥。

    • 位置补偿:通过编码器反馈修正微小偏差,确保螺纹深度一致。

    • 加速度匹配:在启动和停止阶段,协调两轴加速度,防止冲击。

  3. 安全保护

    • 过载保护:监测电机电流,超限时立即停机并报警。

    • 失步检测:对比编码器反馈与指令位置,异常时触发急停。

    • 碰撞检测:通过力传感器或电流突变识别刀具碰撞,自动回退。

三、实施步骤

  1. 硬件连接

    • 将主电机和从电机分别连接至控制器的双轴驱动接口。

    • 配置编码器信号线,确保控制器能读取两轴位置。

    • 连接限位开关、急停按钮等安全装置。

  2. 参数设置

    • 电子齿轮比:根据螺纹规格设置旋转与进给的比例(如1:1.5)。

    • 加速度/减速度:设定两轴的启停斜率,避免振动。

    • 扭矩限制:根据丝锥直径和材料设置最大切削扭矩。

    • 同步模式:选择“主从同步”或“交叉耦合控制”(高精度场景)。

  3. 编程与调试

    • 先单独测试旋转轴和进给轴的运动。

    • 逐步增加负载,观察同步精度和电流变化。

    • 使用千分尺测量螺纹螺距,验证精度。

    • G代码示例(CNC系统)

      gcodeG90 G94 G17 ; 绝对坐标,每分钟进给,XY平面S1000 M03 ; 主轴正转1000rpmG84 Z-20.0 R2.0 F1.5 ; 刚性攻丝,Z向深度-20mm,安全高度R2mm,每转进给1.5mmM30 ; 程序结束
    • 手动调试

  4. 优化与维护

    • 定期校准:检查电子齿轮比是否因机械磨损发生偏移。

    • 润滑保养:对滚珠丝杠和导轨进行定期润滑,减少摩擦。

    • 更换丝锥:根据加工材料选择合适丝锥,并控制使用寿命(如每50孔更换)。

四、优势与适用场景

  • 优势

    • 高精度:螺距误差可控制在±0.01mm以内。

    • 高效率:无需机械传动链,减少换向时间。

    • 灵活性:可快速切换不同螺纹规格,无需更换齿轮。

  • 适用场景

    • 精密零件加工(如航空发动机叶片、医疗器械)。

    • 深孔攻丝(如模具钢M20×2.5深50mm)。

    •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(如自动化生产线)。

五、常见问题与解决

  1. 螺纹乱扣

    • 原因:电子齿轮比设置错误或同步丢失。

    • 解决:重新校准比例,检查编码器连接。

  2. 丝锥断裂

    • 原因:进给过快或扭矩过大。

    • 解决:降低进给速度,设置扭矩保护阈值。

  3. 振动噪音

    • 原因:加速度过高或机械刚性不足。

    • 解决:优化加减速参数,加固机械结构。

收缩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