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AB罗克韦尔服务商    

PLC、变频器、人机界面、传感器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由时序图转换梯形图!
新闻中心
由时序图转换梯形图!
发布时间:2025-09-10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将时序图转换为梯形图是 PLC 编程中的基础技能,核心是分析时序图中输入信号(如按钮、传感器)的状态变化输出信号(如指示灯、电机)的响应关系,再用 PLC 的逻辑指令(触点、线圈、定时器等)实现这种关系。以下是具体步骤、示例及注意事项:

一、转换步骤(通用方法)

  1. 解析时序图,明确 I/O 信号

    • 识别所有输入信号(X):如按钮、限位开关(通常在时序图左侧,用高低电平表示通断)。

    • 识别所有输出信号(Y):如电磁阀、电机(通常在时序图右侧,用高低电平表示动作)。

    • 标记关键时间点:如输入信号的上升沿(ON)、下降沿(OFF),输出信号的启动 / 停止时刻。

  2. 确定逻辑关系

    • 输出信号的启动条件:由哪些输入信号的状态(或边沿)触发(如 “X0=ON 时 Y0 启动”)。

    • 输出信号的停止条件:由哪些输入信号或定时器控制(如 “X1=ON 时 Y0 停止” 或 “延时 5s 后 Y0 停止”)。

    • 时序逻辑:多个输出的先后顺序(如 “Y0 启动 2s 后 Y1 启动”)。

  3. 选择 PLC 指令

    • 简单逻辑:用常开 / 常闭触点(X)、线圈(Y)、自锁电路(SET/RST)。

    • 延时逻辑:用定时器(TON/TOF,如延时启动、延时关闭)。

    • 边沿触发:用上升沿(EU)、下降沿(ED)指令捕捉信号变化。

  4. 绘制梯形图
    按 “启动条件→逻辑处理→输出线圈” 的顺序,将时序关系转化为梯形图。

二、实例:时序图转梯形图

假设某设备时序图如下(简化):


  • 输入:X0(启动按钮,t0 时刻 ON,t3 时刻 OFF);X1(停止按钮,t4 时刻 ON)。

  • 输出:Y0(指示灯,t0 时刻 ON,t4 时刻 OFF);Y1(电机,t1 时刻 ON,t2 时刻 OFF,t1=t0+1s,t2=t1+2s)。

1. 时序图分析

  • Y0 启动:X0 上升沿(t0)触发,X1 上升沿(t4)关闭。

  • Y1 启动:X0=ON 后延时 1s(t1)启动。

  • Y1 关闭:启动后延时 2s(t2)自动关闭。

2. 梯形图实现

时序图转换为梯形图示例

// 时序图转换示例:X0启动,Y0立即ON,Y1延时1s ON并保持2s

// X0:启动按钮(I0.0);X1:停止按钮(I0.1)

// Y0:指示灯(Q0.0);Y1:电机(Q0.1)


// Y0控制:X0启动后ON,X1停止后OFF(自锁)

LD     X0           // 启动按钮ON

EU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// 上升沿触发

SET    Y0           // Y0自锁ON


LD     X1           // 停止按钮ON

EU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// 上升沿触发

RST    Y0           // Y0复位OFF


// Y1控制:X0启动后延时1s ON,再延时2s OFF

LD     Y0           // Y0=ON时开始计时

TON    T0, K10      // T0延时1s(K10=10×100ms)

LD     T0           // T0计时到(t1时刻)

TON    T1, K20      // T1延时2s(K20=20×100ms)


LD     T0           // T0=ON时(t1)

AN     T1           // 且T1=OFF时(未到t2)

OUT    Y1           // Y1=ON


// 停止按钮触发时,强制复位所有输出和定时器

LD     X1

EU

RST    T0

RST    T1

RST    Y1

三、关键技巧与注意事项

  1. 自锁与互锁

    • 输出需要保持时(如 Y0 在 X0 松开后仍 ON),用SET/RST或自锁电路(输出线圈的常开触点并联在启动条件上)。

    • 多输出互斥时(如 Y1 和 Y2 不能同时 ON),加入互锁(用对方的常闭触点串联)。

  2. 定时器使用

    • 延时启动:用TON定时器的常开触点作为输出启动条件(如 Y1 在 T0=ON 时启动)。

    • 延时关闭:用TOF定时器(输出 ON 时定时器复位,输出 OFF 时开始计时,计时到后彻底关闭)。

  3. 边沿信号处理

    • 输入信号短暂触发(如按钮点动)时,用EU(上升沿)捕捉 ON 瞬间,避免持续触发。

  4. 复杂时序

    • 多步骤时序(如 Y0→Y1→Y2 依次动作):用前一步的输出或定时器触点作为后一步的启动条件(如 Y1=ON 后启动 T2,T2=ON 时启动 Y2)。

    • 循环时序:在最后一步用输出触点复位初始条件,形成循环(如 Y2=ON 时 RST T0,重新开始计时)。

四、总结

时序图转梯形图的核心是 “翻译”:将时间轴上的信号变化,转化为 PLC 的 “条件→动作” 逻辑。关键在于准确识别输入输出的触发关系和时间参数,合理运用触点、线圈、定时器等指令。复杂时序建议先分解为简单步骤,再逐步组合,确保逻辑清晰。

收缩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