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轴运动控制项目通常涉及 X、Y、Z 三个轴的协同运动,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、机械臂、3D 打印机、自动化装配线等场景。以下是一个典型三轴运动控制项目的设计框架和关键实现要点:
实现三个轴的精准位置控制、速度调节和多轴协同运动(如直线插补、圆弧插补),满足特定工艺需求(如路径规划、同步动作、点位定位等)。
控制器
驱动与电机
位置反馈
机械结构
辅助元件
限位开关(硬限位保护)、原点传感器(回零基准)。
急停按钮、电源模块、滤波器(抗干扰)。
通信架构
控制模式
点位控制:各轴独立运动到目标位置(如装配线上的取放料动作)。
插补控制:多轴协同运动(如 X-Y 轴圆弧插补绘制曲线,X-Y-Z 轴联动实现 3D 路径)。
同步控制:以某轴为基准(如主轴),其他轴按比例跟随运动(如印刷机的送料与印刷同步)。
硬件组态
核心功能开发
回零程序:通过原点传感器触发,执行回零动作(如 Z 轴先快速接近,再低速找原点)。
ladder
// 回零触发信号
LD 回零按钮
PR_HOME 轴X // X轴回零指令
PR_HOME 轴Y // Y轴回零指令
PR_HOME 轴Z // Z轴回零指令
点位运动:通过PR_MOVE
指令设定目标位置、速度、加速度。
ladder
LD 启动信号
PR_POS 轴X 1000 // X轴目标位置1000mm
PR_SPEED 轴X 500 // 速度500mm/s
PR_MOVE 轴X // 执行运动
插补运动:使用PR_INTERP
指令实现多轴协同,如 X-Y 平面圆弧插补。
状态监控:读取各轴的实时位置(PR_POSREAD
)、速度、报警状态(如过载、超限位)。
安全逻辑
单轴调试
多轴协同调试
抗干扰优化
以小型三轴雕刻机为例:
X-Y 轴控制工作台移动,Z 轴控制雕刻刀具升降。
通过 G 代码解析模块,将路径指令转化为三轴运动参数。
实时读取主轴转速信号,动态调整进给速度(主轴与进给轴同步)。
通过合理的硬件选型、软件编程和调试优化,可实现高精度、高稳定性的三轴运动控制。实际项目中需根据负载、速度、精度要求细化参数,必要时引入运动仿真工具验证路径合理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