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台 PLC(主 PLC)向另一台 PLC(从 PLC)传输数值,需通过通信连接实现,具体方法取决于 PLC 品牌、型号及现场环境(如距离、速率要求)。以下是常见的实现方式,涵盖主流通信协议和连接方案:
核心原理:通过以太网接口(如 RJ45),使用标准化协议(Modbus TCP/IP、EtherNet/IP、PROFINET 等)实现数据传输,支持跨品牌通信。
步骤示例(以 Modbus TCP/IP 为例,三菱→西门子):① 硬件连接:
主 PLC(如三菱 FX5 系列)和从 PLC(如西门子 S7-1200)通过交换机或直连网线连接,确保 IP 地址在同一网段(如主 192.168.0.10,从 192.168.0.20)。② 协议配置:
主 PLC(客户端):在程序中调用 Modbus TCP 客户端指令(如三菱的MODBUS_TCP),设置从 PLC 的 IP 地址、端口(默认 502)、寄存器地址(如写入从 PLC 的 40001 寄存器)。
从 PLC(服务器):在硬件组态中启用 Modbus TCP 服务器功能,映射寄存器(如将 40001 关联到内部寄存器 MW0)。③ 数据传输:
主 PLC 将数值(如 D100=123)通过指令写入从 PLC 的 40001 寄存器,从 PLC 读取 MW0 即可获取数值 123。
优势:传输速率高(100Mbps/1Gbps),距离远(网线≤100 米,加交换机可扩展),支持多台 PLC 组网。
核心原理:通过专用总线(如 PROFIBUS、CC-link、DeviceNet)连接,适合同品牌或支持该总线的 PLC。
步骤示例(三菱 CC-link 为例,Q 系列→FX5 系列):① 硬件配置:
主 PLC(Q 系列)安装 CC-link 主站模块(如 QJ61BT11N),从 PLC(FX5)安装 CC-link 从站模块(如 FX5-CCL-MS)。
用屏蔽双绞线连接模块,设置终端电阻(总线两端 ON,中间 OFF)。② 网络组态:
在主 PLC 编程软件(GX Works3)中组态 CC-link 网络,分配从站地址(如 2 号),设置数据映射区(如主站 D200 对应从站 D100)。③ 数据传输:
主 PLC 向 D200 写入数值(如 345),从 PLC 的 D100 会自动同步该数值(周期通信,实时性≤10ms)。
优势:实时性强(毫秒级),抗干扰能力优于以太网,适合工业现场。
若 PLC 无以太网 / 总线接口,可通过RS-232/RS-485 串行接口,使用 Modbus RTU、ASCII 等协议传输数据。
部分品牌提供专用通信协议,简化同品牌 PLC 的数据传输:
三菱 PLC(MELSEC 通信):
西门子 PLC(S7 通信):
罗克韦尔 PLC(Logix 系列):
数据格式统一:确保主从 PLC 的数值类型一致(如 16 位整数、32 位浮点数),避免字节序(大端 / 小端)错误导致数据错乱。
通信故障处理:程序中需加入超时检测(如超过 1 秒未收到数据则报警),并设置重试机制,提高可靠性。
抗干扰设计:工业环境中需使用屏蔽线,远离动力线(间距≥30cm),必要时加装信号隔离器。
权限控制:重要数据传输需加密(如 Modbus TCP 的报文加密),防止误操作或恶意篡改。
优先选择以太网(Modbus TCP) 或品牌专用总线,兼顾通用性和实时性;低成本场景可选RS-485+Modbus RTU。核心是通过协议将主 PLC 的寄存器数值 “映射” 到从 PLC 的寄存器,实现跨设备数据共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