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换机更换的核心结论:关键是保持网络拓扑、配置参数一致,重点处理端口映射、VLAN/IP 设置和兼容性,避免断网或设备失联。
更换前准备
更换操作步骤
常见问题与解决
更换后验证
交换机更换核对清单
适用场景:工业控制网络(含PLC、伺服、上位机等设备)、办公网络;覆盖非管理型交换机、可管理交换机(带VLAN、PoE、静态路由等配置)。
更换目标:保持网络拓扑不变、设备通信正常,配置参数与原交换机一致,避免断网或功能失效。
一、更换前准备阶段核对项(★关键必核)
序号 | 核对内容 | 具体要求 | 完成情况(√/×/待核) |
|---|---|---|---|
1 | 原交换机基础信息记录 | 1. 型号、品牌、端口数量(如24口千兆)、端口类型(RJ45/光口);2. 供电方式(AC220V/DC24V)、功率;3. 核心参数:端口速率(百兆/千兆)、是否支持PoE(802.3af/at标准、总功率);4. 物理位置、安装方式(机架式/桌面式)。 | |
2 | 端口连接关系核对(★) | 1. 绘制端口对应表:原交换机端口号→连接设备名称(如“端口1-PLC1(IP:192.168.1.10)”“端口5-伺服驱动器A”);2. 拍照留存接线实景(含端口编号、设备标签);3. 标记网线两端(如用标签纸写“交换机1→PLC1”),避免混淆。 | |
3 | 可管理交换机配置备份(★) | 1. Web管理界面:登录后下载配置文件(如“.cfg”格式),命名含设备型号+日期(如“华为S5720_20251117.cfg”);2. CLI命令行:通过Console线登录,执行备份命令(如华为:save config to flash:backup.cfg);3. 记录关键配置项:VLAN ID及成员端口、管理IP/子网掩码/网关、静态路由、端口镜像、PoE端口启用状态、端口速率/双工模式(手动/自动)。 | |
4 | 新交换机兼容性核对 | 1. 端口匹配:数量≥原交换机,速率不低于原设备(如原千兆端口连接的设备,新交换机对应端口需为千兆);2. 功能匹配:可管理交换机需支持原配置功能(如原VLAN划分、PoE供电),PoE总功率≥所有PoE设备功耗之和;3. 供电匹配:供电电压、功率与原交换机一致,适配现场供电环境。 | |
5 | 工具与冗余准备 | 1. 工具:网线测试仪、Console线、螺丝刀、标签机、备用网线(不同长度);2. 冗余:新交换机提前通电测试(确认电源灯、端口灯正常),备份原网络中关键设备的配置(如PLC、上位机IP设置);3. 应急方案:准备临时交换机,若新交换机故障可快速替换恢复网络。 | |
6 | 施工前沟通与报备 | 1. 告知相关部门(如生产部、IT部)更换时间、预计断网时长(建议选非生产高峰/下班时间);2. 报备关键设备负责人,确保更换时可配合测试(如PLC程序下载、伺服通信验证)。 |
二、更换操作阶段核对项(★关键必核)
序号 | 核对内容 | 具体要求 | 完成情况(√/×/待核) |
|---|---|---|---|
1 | 断电与拆线规范 | 1. 断电顺序:先断开原交换机电源→拔下所有网线(按端口编号依次操作,对照端口对应表,拔一根插一根到新交换机对应端口更佳);2. 拆线标记:若未提前标记网线,拔线时立即用标签纸标注端口号与设备对应关系。 | |
2 | 物理安装核对 | 1. 新交换机安装位置与原交换机一致(机架式需固定牢固,桌面式需放置平稳);2. 散热空间:确保交换机周围无遮挡,散热孔通风良好;3. 线缆整理:网线按端口顺序排列,避免交叉缠绕,预留检修空间。 | |
3 | 接线对应性核对(★) | 1. 严格按“原端口号→新交换机同编号端口”接线(如原端口3接上位机,新交换机端口3仍接该上位机);2. 网线插紧:确保水晶头完全插入端口,听到“咔”声,端口灯初步亮起(未通电时不亮,通电后检查);3. 供电接线:连接新交换机电源,确认电源灯正常(如绿色常亮)。 | |
4 | 可管理交换机配置迁移(★) | 1. 同型号交换机:登录Web界面→导入备份的配置文件→重启交换机,确认配置生效;2. 不同型号交换机:对照原配置记录,手动复刻配置(VLAN创建及端口分配、管理IP设置、PoE端口启用、端口速率配置);3. 配置验证:进入管理界面,逐项核对关键配置项与原交换机一致。 | |
5 | 初步通电检查 | 1. 指示灯检查:电源灯常亮、已连接设备的端口灯常亮或闪烁(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);2. 异常排查:若端口灯不亮,检查网线是否插紧、网线是否损坏(用网线测试仪检测)、端口是否被禁用(可管理交换机需解锁端口)。 |
三、更换后验证阶段核对项(★关键必核)
序号 | 核对内容 | 具体要求 | 完成情况(√/×/待核) |
|---|---|---|---|
1 | 基础连通性测试(★) | 1. Ping测试:在核心设备(如上位机)上Ping所有关键设备IP(PLC、伺服、摄像头等),要求丢包率0%、延迟≤10ms;2. 双向测试:从PLC Ping上位机、从伺服控制器Ping网关,确认双向通信正常;3. 批量测试:若设备较多,用网络扫描工具(如Advanced IP Scanner)扫描网段,确认所有设备正常在线。 | |
2 | 功能专项测试 | 1. 工业控制场景:运行PLC程序,测试设备联动(如伺服启停、传感器数据上传)、上位机监控画面更新是否正常;2. PoE设备测试:检查PoE设备(如摄像头、无线AP)是否正常供电、工作(如摄像头画面显示、AP可连接上网);3. 特殊功能测试:若有端口镜像、VLAN隔离需求,验证镜像端口数据抓取正常、不同VLAN设备无法跨网段通信。 | |
3 | 可管理交换机日志与状态核对 | 1. 日志检查:查看交换机系统日志,确认无端口错误、VLAN冲突、PoE过载等告警;2. 状态监控:查看端口流量、CPU使用率、内存使用率(正常应≤70%)、PoE供电功率(不超过总功率)。 | |
4 | 冗余与应急测试 | 1. 备份链路测试:若有冗余链路,断开主链路,确认备用链路自动切换,通信无中断;2. 应急恢复测试:模拟新交换机故障,更换为临时交换机,验证网络可快速恢复。 | |
5 | 文档更新与交接 | 1. 更新文档:将新交换机型号、配置文件、端口对应表、接线照片整理归档;2. 交接记录:记录更换时间、操作人员、测试结果,由设备负责人签字确认;3. 配置备份:将新交换机配置文件备份到电脑及U盘,标注清楚型号与日期。 |
四、常见问题处理与备注
端口灯不亮:检查网线(用测试仪测通断)、端口是否被禁用(可管理交换机Web界面解锁)、设备端是否断电;
Ping丢包/延迟高:确认端口速率为“千兆全双工”(避免自动协商失败)、远离强电磁干扰源(如变频器)、更换屏蔽网线;
PoE设备不工作:检查PoE端口是否启用、总功率是否过载、设备是否支持对应PoE标准(如at设备接af端口可能供电不足);
可管理交换机配置不生效:确认配置已保存并重启、不同品牌命令/界面差异需参考新交换机手册调整。
备注:__________
操作人员签字:__________ 日期:__________
设备负责人签字:__________ 日期:__________


